立美课程基地建设规划
一、区域学校联盟建设情况
南通市通州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全区共有小学43所,其中城镇小学3所。全区高点定位,统筹规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区建立了以实验小学、通州小学等学校为龙头的5个教学协作区,每个协作区有8至9所学校组成,以优质带一般,实行全方位联动,并建立责任机制,实现团队式发展,有效拉动了区域教学品质的整体提升。在“教学协作区”框架下,全区各学校主动改革,主动发展,初步形成了管理理念有所提升、常规管理渐显品位、学校特色各有显现、教师专业水平拾级发展、学生素养渐渐提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品质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二、学校概况及特色情况
课程基地建设学校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05年。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1546名学生,占地面积33301平方米,建筑面积13149平方米,固定资产744.2万元。教职员工107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人。学校已全面启动异地新建工程,投资近亿元新建现代化校园67多亩,于2016年2月启用,这一举解决了一直制约学校发展的硬件难题,将成为学校传承、坚守、创新艺术特色教育建设的有力阵地。
学校全面实施文化管理,教育效益更加突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机制更具活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教育品牌更显特色。学校一直致力于艺术教育研究,致力于打造“美育人生”教育品牌,响亮地提出“以美育人,培育美的人,打造完美人生”的育人目标。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力争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具有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四美”新人, 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
我校架构三级艺术社团构建模式,建有古筝、合唱、舞蹈、绘画、书法、围棋、鼓乐等近20个艺术社团。保证每周四中午两个课时的社团活动时间,同时规范管理,坚持实行备课审核制和行政巡课制。我们还注意把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到社团活动中,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让社团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近年来,我校又独辟蹊径地开设了灯彩一组和二组.同时配以《灯彩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志将南通非遗文化特色发扬光大,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为使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加科学规范,我们围绕课程标准,编制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跟大哥哥学写字》和《灯彩艺术》。
近几年来,有十余名学生参加中央民族学院组织的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取得等级证书,黄澍同学通过九级考试。宋冬阳、馨月、蒋琳同学分别在通州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获一等奖。馨月、蒋琳同学在南通市“三独”比赛中获一等奖。在通州区“中谨杯”电视现场艺术大赛中,黄澍同学的古筝独奏《雪山春晓》荣获二等奖,洪海涛同学的古筝独奏《渔舟唱晚》荣获三等奖。古筝齐奏《渔舟唱晚》在通州区第二届、第四届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均获一等奖,在通州区第二十五届教师节文艺汇演中以唯一的乡村小学器乐类节目参加了汇演,获得一致好评。古筝合奏《临安遗恨》在通州区2015年校园艺术节中荣获特等奖,并代表通州区参加南通市汇演,受到各界领导一致好评。
艺术教育是我校打开的一扇窗。2014年12月12日,我校欣喜地迎来“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现场推进会”, 与会的专家有来自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的司长,有各省体卫艺处的负责人,还有东片实验县的分管县长和教育局长。他们观摩了我校展示的五个“一百”社团活动现场,感叹场面的震撼和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流连于精美的灯彩及书画教室,感受到我校艺术教育的真抓实干。
共建学校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地处通州区城区,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成果卓著的老牌省实验小学。学校分为本部和金桥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级90个,在校学生4558人;教职员工278名,专任教师258人,其中省特级教师4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63人,形成了一支教艺精湛、崇尚科研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实验小学潜心致力于“生命化校园”的构建,创建了生命化校园构建的理论模型和操作体系。该校提出了“基于学校,走出学校;始于课堂,跳出课堂;源于学科,超越学科”的课程理念,形成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特色课程四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60多个校级社团课程,其中“春蕾”写字艺术社团倡导“书品即人品,写字写人生”的写字育人理念。学校拥有写字指导教师20名,其中特级教师1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8人,写字社团学生300多人。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习型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示范单位等近百项集体荣誉。
三、基地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1)以“美育人生”为核心理念,以“以美育人,培育美的人,打造完美人生”为追求目标,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学校素质化教育进程,张扬学生个性,建成省内外知名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2)创建具有常有课程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打造艺术校园,建设艺术长廊。
2.教师发展目标
(1)建设一支热爱艺术教学、具有艺术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一教师一专长”,为艺术教育储备师资力量。
(2)成立兴小艺术教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区级以上艺术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年每人发表1篇以上区级以上教学论文,执教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积极参加优质课评比,力争获奖。
(3)成立“兴小艺术教育协会”,吸收校内爱好艺术的教师,定期开展艺术交流、作品展示活动。
3.学生发展目标
(1)初步了解某一艺术课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训练,促进学生“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美”的情感的发展。
(2)了解艺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人人参与一项艺术社团活动。
(3)以艺术社团建设为平台,培养一批艺术爱好者,掌握艺术技能,在各级艺术竞赛活动中出成绩,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考级。
(二)建设任务
1.建设立美课程的特色环境。打造艺术校园,加强硬件建设,形成一种适应艺术特色建设的文化氛围。
2.丰富立美课程建设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做美的人,通过艺术文化课程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品格的养成,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3.有序推进课程开发与实施。开发立美文化教学校本课程,有序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做到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4.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年龄特点,构建等级评价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以学做“美的人”为载体的自我发展热情。
四、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物态环境建设
项目名称 |
具体项目 |
数量 |
备注 |
|
美育社团 (学) |
1.童声小剧场 |
电容话筒整套 |
美育社团设于行政楼三楼和四楼。 |
|
2.纵横码教室 |
电脑20台,电脑桌,椅子一套 |
|||
3.吟诵教室 |
多媒体设施一套(含背投) |
|||
4.书法沙龙 |
桌凳20套,.笔架、文房四宝、毛毡、字帖20套,博古架2套,多媒体设施(含背投),书库各一套。 |
|||
5.美术室 |
内装潢,多媒体设施一套(含背投) |
|||
6.围棋室 |
围棋桌椅20套,教具2套,围棋20套 |
|||
7.形体训练室 |
多媒体设施(含背投)一套,地板,把杆,墙镜 |
|||
8.跆拳道教室 |
多媒体设施一套(含背投),地板,墙镜 |
|||
9.舞蹈教室 |
多媒体设施一套(含背投),地板,把杆,墙镜 |
|||
美育长廊 (观) |
百美壁 |
设计施工,中外名家美育名言 |
建于教学楼西长廊 |
|
灯彩室 (润) |
1.名家展示区 |
展示架2 |
灯彩室建于行政楼四楼 。 |
|
2.内装潢 |
(灯彩起源、发展历程) |
|||
3.学生作品展示区 |
展示架1 |
|||
4.操作桌 |
2—3张长桌 |
|||
古筝雅苑 (书) |
1.演出及展示区 (初级班) |
墙面文字介绍 |
1套 |
古筝苑建于行政楼三楼,四楼 |
图片展示(优秀作品展) |
18套(双人座) |
|||
多媒体设备(含背投) |
一套 |
|||
室内装潢 |
|
|||
古筝桌凳 |
20套 |
|||
2. 古筝训练室 (中级班) |
1.古筝桌凳 |
20套(双人座) |
||
2.多媒体设备(含背投) |
1套 |
|||
3.演出服装橱 |
2个 |
|||
4.室内装潢 |
|
|||
1.办公桌 |
1张 |
|||
3. 古筝训练室:(高级班)
|
1.古筝桌凳 |
20套(双人座) |
||
2.多媒体设备(含背投) |
1套 |
|||
3.演出服装橱 |
2个 |
|||
4.室内装潢 |
|
|||
1.办公桌 |
1张 |
|||
4.社团教师办公室一、社团教师办公室二 |
办公桌椅 |
10套 |
||
室内装潢 |
|
|||
5.外聘教师工作室 |
办公桌椅 |
5套 |
(二)特色课程建设
1.课程内容
课程类别 |
具体内容 |
备注 |
|
文本课程 |
励志 课程 |
《灯彩艺术》 |
已有自编 |
技能 课程 |
《跟大哥哥学写字》、《灯彩艺术》、《毛笔字入门》 |
新编 |
|
赏析 课程 |
作品赏析 |
已有,多媒体资料存档 |
|
活动课程 |
校园艺术节 |
每年1次 |
|
小歌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考试等活动 |
每年1次 |
||
百人古筝表演 |
|
||
正月十五灯彩展 |
每年一次 |
||
与兄弟学校艺术交流活动 |
|
||
|
|
2.课程实施
类型 |
课程内容 |
参与年级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内容来源 |
灯彩教学 |
灯彩起源 |
低年级 |
每周一节美术课 |
各班教室 |
自编灯彩艺术 |
灯彩介绍 |
中年级 |
每周一节美术课 |
各班教室 |
自编灯彩艺术 |
|
灯彩制作 |
高年级 |
每周一节美术课 |
各班教室 |
自编灯彩艺术 |
|
作品赏析、书家故事 |
各年级 |
穿插于美术大课中 |
各班教室 |
自编灯彩艺术 |
|
灯彩社团活动 |
灯彩基础知识及技能 |
社团学生 |
每周活动2次,每次40钟 |
专用教室 |
自编 |
灯彩制作技能及创新 |
社团学生 |
每周活动2次,每次40钟 |
专用教室 |
自编 |
类型 |
课程内容 |
参与年级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内容来源 |
古筝教学 |
古筝起源 |
低年级 |
每周音乐欣赏课的15分 |
各班教室 |
古筝教程 |
古筝音乐介绍 |
中年级 |
每周音乐欣赏课的15分 |
各班教室 |
古筝教程 |
|
作品赏析、古筝作品赏析 |
各年级 |
穿插于音乐大课中 |
各班教室 |
古筝教程 |
|
古筝社团活动及其他社团活动 |
古筝技能及知识 |
社团学生 |
每周活动2次,每次40钟 |
专用教室 |
自编 |
五、时序进度
(一)准备阶段(2016年5日~2016年6日)
1.制定立美课程开发与实施纲要
2.制定立美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3.成立“美育社团”
4.筹划新校园美育文化环境建设。
(二)实践阶段(2016年7月~2017年3月)
1.新建“美育长廊”、“灯彩室”、“古筝雅苑”。
2.专用教室建设。
3.编写校本教材《毛笔字入门》
4.建设学校立美教育专题网站。
5.修订校本教材《跟大哥哥学写字》、《灯彩艺术》。
6.校园艺术节。(每学期1次)
(三)实践总结阶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
1.修订完善校本教材。
2.举办师生书画展,结期出版;
3.省级教育刊物发表学校立美教育特色建设成果与经验。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育美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给活动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兴仁小学成立课程实施核心领导组,聘请通州区实验小学领导担任顾问。
(二)制度落实。
目标的落实项项有制度,件件有评估细则;各项工作开展有调查反馈,有补救措施,对各期目标落实进行全方位、动态、立体管理,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齐抓共管,献计献策。
(三)师资培养。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规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美育培训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灯彩、古筝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整合共建学校资源优势,聘请两校优秀教师做专题培训。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美育教学的基础理论,以科组或年级为单位,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教材,观看名师教学录像。制定教师基本功培训计划,要求教师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并定期检查、展示,期末评出优胜奖给予奖励;开展灯彩、古筝教学沙龙、道德讲坛等活动。开展捆绑式评价的师徒结对活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财力保证。
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将省拔资金与区配套资金全部用于课程基地建设,并视实际情况从学校公用经费中适当给予补助,以确保写字育人课程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