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美专题 >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比老师少一点,比孩子多一点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17-01-15 09:02:00 | 浏览次数:1616

一名飞行员在飞机迫降撒哈拉沙漠的时候,遇见了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他倾听着小王子奇妙的经历,看见了一片纯净无暇、充满真情与温馨的世界,也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比起儿童文学,我更喜欢把《小王子》叫做成人的童话故事,因为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成为老师以来,被常常问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名新人老师,刚进学校的第一年,必然是如履薄冰的一年。首先,学校少有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担心跟同事之间少有共同话题;其次,刚刚毕业、充满工作热情的我,到学校必然想要好好表现自己,却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没想到机会出乎意料地迅速来临了,学校给了我负责书法兴趣组的任务。然而,机会的降临也往往伴随着困难的到来。

刚接手书法兴趣组的时候,我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为优秀的孩子基本被其他兴趣组选走,分到书法组的孩子很多连基础都没有。第一次走进教室,看见不到20个孩子零零散散地坐在偌大的教室里,和其他组的井井有条相比,书法组显得有点令人“措手不及”。我还没有讲话,孩子们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问孩子们在说什么,孩子们笑着你推我搡,就是不说话。于是我说,没关系,你们说什么我都不会生气。一个小胖子说:“老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说我真的不生气。他这才告诉我:“他们说老师你的包上手机壳上都是哆啦a梦,老师你也喜欢卡通人物吗?”我笑着点了点头。小孩子的观察能力总是比成年人要强,尤其是在他们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接着他又说:“老师那以后我可以和你交流卡通动漫的问题吗?”我表示当然没问题。

就这样,我没有讲任何和书法有关的知识,而是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愉快地聊着天渡过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或许很多前辈会觉得我浪费了第一课,浪费了这个可以用来抓课堂纪律、给孩子下马威的好机会。可我却觉得收获颇丰,因为在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了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和孩子们相处,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我很庆幸,至少在孩子眼里的我,是有一颗童心、和他们有着共同爱好的老师。

这群可爱的孩子,很快给了我意想不到的鼓励。就在我接手书法组的第二周的星期四上午,办公室的门口站着几个孩子,你推我、我推你不敢进来。办公室的同事问他们找谁,孩子们小声说找陈老师。当时我刚好收到学校老师的喜糖,就拆开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孩子们拿到糖果都很惊喜,我问他们为什么找我,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也能参加书法兴趣小组吗?”我说好呀好呀,陈老师很欢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后,同办公室的老师打趣说:“小陈你不知道,那天第一节课回来,我儿子就说以后每周都要去陈老师的兴趣班,他一开始可是一点都不想去书法兴趣组的呢。回到了班里也一个劲儿说你很有趣,讲的内容他很喜欢,你看,我们班孩子都主动要求来你的兴趣组呢!”办公室其他几个老师也附和道:“是啊,孩子们都喜欢能和他们聊到一起的老师。”的确,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就很喜欢一个数学老师,因为他总是将孩子喜欢的事物融入课堂,使得他的数学课总是活力满满。曾经的亲身经历让我更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

几周下来,我已经能和孩子打成一片了,课堂总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但同时不少问题也慢慢地浮现了。通过几节课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决定分低中高三个梯队。分级的本意是希望给予孩子们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水平里得到更快的提高。但是高年级的部分孩子对分到低梯队里似乎有排斥情绪,连着好几张练习作业都带着情绪完成。于是我决定搞一次小竞赛,让孩子们自己来选出觉得比较好的作品,也希望他们能够意识到,分到哪个梯队并不重要,努力认真地提高水平、获得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我暗暗决心要利用这个竞赛重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跟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搞一次小测验,让你们自己来评一评谁写的好,平时都是陈老师给你们画红圈圈,今天每个人练习一张纸,然后我会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让你们自己来做小老师,来评价你们自己的作业,你们觉得怎么样?”说完,孩子们的眼神明显亮了,看到他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明白已经获得了一半的成功。接下来的十五分钟,教室里异常安静,连最调皮的孩子都专注于书写中。

收齐孩子的作业贴在黑板上,每一张作业都是那么的工整漂亮,连平时会把作业纸上滴上墨团的孩子,今天的作业纸都是干干净净的。原来把孩子们变成课堂的主人,能够如此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暗暗感叹。我说:“孩子们,谁愿意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张写的最好?”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连平时胆怯的孩子都变的勇敢起来。

A说:“我喜欢第四个,因为字的大小一致,笔画写的也很整齐。”

B说:“第六个作业上的字最复杂,但是也写的很好,所以我觉得第六个很棒。”

C说:“大家都写的很好,但是有些人只有个别字好看,有些人三十个字都很棒。”

……

孩子们的发言令我很欣慰,因为平时我说的注意点,孩子都听了进去。平时一遍一遍地重复,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啰嗦,但是原来孩子都听进去了,只是他们还不能很快在这张小小的书法纸上表现出来。我告诉孩子们:“并不是在高的梯队就是写的最棒的,只是对于书法的整体认识有些有基础的同学会比没有基础的好,不管在哪一组,只要你肯认真、肯努力,都能写出自己最棒的水平。就像今天,你们每一个人的作品我都很满意,相信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你们都有了收获,所以以后你们和我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好吗?”那声响亮的“好”是给我最好的回答。我很庆幸,孩子眼里的我,又多了一点点,用孩子的小主人意识,用来自老师的鼓励激发他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一年过去了,兴趣组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孩子路过我们教室都会探头看看,受到了孩子们的重视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这时,对整个书法组的挑战也来了。学校承担了通州区农村艺术学校推进会的活动,教育局要求学校拿出5个百人社团,在校领导的再三斟酌下,书法社团被选入其中。

听到消息我很激动,说明这一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我也很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五个社团中仅有一年历史的书法社团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近百人的人数要求也大大超出了我心里预期的书法组人数。我一直认为书法需要一对一慢慢地进行辅导教学,所以为了让每个孩子更好地得到指导,我尽量把人数控制在35个左右。一下子要增加这么多孩子,顿时有点束手无策,况且每个班剩下的孩子中,会写毛笔字的几乎没有,而在短时间提高书法水平又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连着几天,我不断地去找别的组老师沟通,终于艰难地选出了80个孩子。但是在短暂的时间要求80个孩子全部进行书法学习,最终结果一定不如人意。于是我和学校分管领导商量分为了硬笔和软笔两个组,以便减少孩子们的学习难度。

在准备活动的那段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团体的温暖,很多前辈都给我了很大的帮助,同办公室的邱老师还帮我分担了硬笔组的辅导任务。这点点滴滴,都让我开始有信心在这次活动中展示出属于书法社团的魅力。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下午二三两节课,孩子们都集中进行训练,从以前的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五次。一些孩子发现自己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开始变得烦躁起来。每天孩子走后我整理教室都会看到在角落里有被团起来的书法练习纸,有些甚至还有用毛笔画的大大的叉在上面。我知道,很多孩子遇到了书法学习的瓶颈期,我决定单独找这些孩子聊一聊。

第二天临近下课,我故意说今天教室里有些脏乱,有没有同学愿意留下来帮我的呀。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我将要谈话的几个孩子留了下来,一边打扫一边聊天谈心。我问道:“最近在书法练习上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呀?”孩子们都不回答。我继续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陈老师字写的很棒,有时候很羡慕?”孩子们笑着点头,我接着说:“但是你们知道,在陈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字可没有你们写的这么棒!”说完,有几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我说:“真的,你们别不信,老师那会儿可讨厌写毛笔字这件事了……”我将自己小时候练字的故事将给孩子们,又告诉他们:“在书法练习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给你带来一些困扰甚至有时候会让你厌恶书法,你会觉得,自己很长时间都没有进步。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开始操之过急或者是放弃,反而会无法继续向前。”

这时候有个孩子终于开口了:“老师,我们知道你说的意思,可是看到自己没有进步,而活动就在眼前了,就会觉得每天的训练都是白费的。”虽然我早已猜到孩子的这种想法,但是我还是选择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和他们沟通解决问题。我又告诉他们:“其实你们每天都在进步,只是这个进步相较于之前稍微小了那么一点点,可能在一两天的作业中无法呈现。”我拿出前几天在角落里找到的已被我展开抹平的纸团,从中抽了一张,说道:“你们看,这张作业的‘春’字上打了小小的叉,可是我觉得他横画之间的距离处理的非常好,只是捺的收尾有些操之过急,应该慢慢提笔……”列举了几个例子,希望孩子们都从失败的字中找到不足,也能发现自己的进步,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每个孩子都期望获得老师的表扬,被发现他闪光的地方。作为老师,更多的时候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张张练习纸,用他们的感受去想一想他们希望得到的。经过那天,孩子们的消极情绪明显减少,全面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中。活动当天孩子们孩子们听到的表扬与肯定,一定让他们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没有白费,他们一定会在这次的历练中收获更多、懂得更多。

在工作的这三年不到的时间里,比起一名普通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我努力做孩子们的大姐姐,除了书法上的问题,和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更多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我想我的孩子们不仅仅知道陈老师是一名书法老师,还知道陈老师有一颗童心,喜欢多啦a梦,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甚至还知道陈老师有一颗耐心的心,会认真去解决他们每一个问题……而在同事们的眼里,我是孩子们的作文里经常出现的漂亮老师;是孩子们有问题时候想去倾诉的知心老师;是孩子们远远看见了都会跑过来打招呼的受尊敬的老师……经常有老师开玩笑让我在考试前找孩子们谈心,让他们认真复习,说孩子们更听我的话。虽然是开玩笑,但也未必不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吧。

很多老师问我孩子们喜欢我的理由。比起一般老师,我少了一点严格要求,少了一点严厉批评,少了一点一板一眼,而多了一颗和孩子们一样的童心;比起孩子,我又多了一点小本领,多了一点小耐心,多了一点小智慧,少了一点幼稚。我愿意放下成人的身份,回归童真,和孩子们一起,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对待问题。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们喜欢我的原因吧。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从一个孩子变为一个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一个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在我身上智慧还谈不上,但至少,我有变为孩子的勇气。(陈梦迪)